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最好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广州日报车天下

提供新车、测评、教程、车展、优惠、活动等资讯

“中国一汽与奥迪的牵手合作,恰逢时代的机遇,是双方洞见和勇气的成果。”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的一句话,对一汽大众奥迪合资三十年之路,做出了一个阶段性的注释。

在11月19日举办的一汽与奥迪合作三十周年庆典上,徐留平发言表示,三十年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一汽进一步开放胸襟、拥抱世界,迅速开始了和奥迪的合作。正是中国一汽和奥迪的合作,才真正开启了中国汽车产业豪华汽车的新征程,并真正引领了中国汽车消费进入高端豪华的时代。

回顾历史长河,30年前,中国汽车工业非常落后,轿车生产几乎是空白。

年5月17日,一汽与奥迪在长春签署“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和大众公司向一汽转让南非工厂奥迪车身旧模具的合同,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个豪华车技术转让合同。

一汽与奥迪合作之后,数以千吨计的图纸资料从德国奥迪总部英戈尔斯塔特运到中国长春。

伴随首款车奥迪的下线,一汽和奥迪在中国也逐步建立起达到全球领先水准的生产标准和质保体系。

奥迪来到中国,恰恰赶上自年代起,政府部门、汽车产业和相关业界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所进行的规划与反思,以及对中国汽车未来走什么样道路的大讨论。

立模式

1

进取向前摸索一条康庄大道

当时,作为国内骨干汽车企业,并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中国一汽,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也有鲜明的旗帜、坚定的立场。

在年北京举行的一次大型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徐兴尧,做了《面对新时期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轿车工业》的报告并指出,中国轿车工业已经进入大发展的转折时期,只有靠国家大力推进轿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才能真正扭转。

他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本厂优势,制订出轿车发展战略:从中高级轿车起步,向普及型发展;依托老厂,轻轿结合;一次规划,分期实现。

先建设一个年产3万辆的先导工厂,进而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设一个符合经济规模纲领的现代化轿车工业。

具体到实施阶段,他阐述说,一汽轿车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迈出三大步。

其中的第一步就是,针对国内公务车市场以及在用轿车更新的需求,首先建设一个生产中高级轿车的先导工程。

用技术转让的方式,引进德国奥迪C3GP轿车系列产品,利用本厂原有的轿车生产基地,装备符合奥迪车产品性能要求的冲压、焊装、油漆、总装线,迅速形成3万辆的能力。

从年下半年开始,通过边建设、边出车、边提高国产化水平的途径,一汽已经建成了一个技术先进的轿车生产基地,并陆续为国内市场提供了5万余辆很受欢迎的轿车。

但在奥迪技术转让合同到期后,新的合作未能立即开展,这是由于奥迪方面认为中方对于奥迪的性能、品质、国产零部件等未达到这款车型最初的设计要求,后续的合作问题双方经历了长达两年的僵持阶段。

经过各方两年谈判的角逐和沟通,奥迪方面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加之谈判双方代表的数次沟通和默契,奥迪终于同意加入一汽-大众,生产全新一代的奥迪A6。

年11月13日,一汽和大众汽车公司以及奥迪公司三方在北京共同草签了有关奥迪轿车纳入一汽-大众的生产的合同。

一个月后的12月18日,三方共同修改了合资合同,将股比结构改为一汽60%,大众30%,奥迪10%。

同时,一汽-大众与奥迪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奥迪系列产品将作为合同产品正式纳入一汽-大众生产。

此后便开始了奥迪这个过渡产品以及奥迪A6的生产。

在这个合作阶段,奥迪主动对产品线进行整体布局,努力实现全产品线的国产化与产品线的全覆盖。

同时,奥迪在产品研发设计与标准控制方面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年5月20日,第一辆奥迪(V6)驶下了一汽-大众的生产线。随后的奥迪产品销量在中国持续提升,也是对该时期正确合作的有力证明。

立团队

2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的诞生

全新的世纪,全新的格局,全新的挑战,作为最先进入中国市场的高档车品牌——奥迪,在21世纪后成为了业界瞩目的焦点。

虽然奥迪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标准,但执行和推进的是合资企业中方。中方还必须根据中国的市场结构和资源特色来执行这些标准和流程。

一汽-大众和奥迪意识到,如果想要保持竞争优势就要先于市场做出调整、提升和变革。

6年1月,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正式成立,一个全新的合资体系由此运作。

它将原奥迪中国公司的人员、品牌推广和进口车业务并入,国产奥迪的售后服务业务从与原来与国产大众汽车混合经营的状态,变为由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单独运营。

随着事业部建立,奥迪将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的销售渠道进行整合,国产车的渠道带动了进口车的销量,同时通过并网来增加进口奥迪车型的品种,丰富与提升整体的品牌内涵。

从A8到Q7,从A5到TT,一汽-大众奥迪几乎把奥迪旗下所有车型都引入了中国。

事业部的成立使得奥迪团队在日常经营工作中有了更多的权力,决策更精准,对市场的反应也更及时。

不过,同所有合资公司一样,销售事业部成立后面临着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到底谁说了算?

一汽-大众的中外双方在多年的磨合中已经切身体会到,没有合资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就没有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OneTeam,OneDream,OneVoice(一个团队,一个梦想、一个声音)”已经成为一汽-大众的理念或企业文化,一汽-大众的利益最大化已经是中德员工共同遵循的一个准则。

也正是基于这种共识,一汽-大众中德双方达成了一种超越文化、超越国界的信任与融合。

能够担任销售事业部领导的,大多是中德双方所能委派的最得力干将。

以德方第一任总经理安世豪为例,便被时任奥迪全球董事长文德恩称为奥迪“最棒的人”。

安世豪十分明白,作为一个外来者来到中国,他必须依仗“中方拐杖”,但他发现与中方搭档的冲突并没有发生。

“我来到中国之前,曾经设想过自己肯定会给中方搭档一个特别不适的感觉。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他竟然没有表现出任何这种我想象中的感觉。”与安世豪的“换位思考”如出一辙,中方领导也强调,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

没有吵架,也没有“由德国人说了算”,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的和谐多少出乎一些人最初预期。

前任一汽-大众总经理安铁成表示,当时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中德双方的人有时一起来汇报工作,为了提高效率,方案是用中文写的,德国人根本看不懂,但德国人说这都是经过讨论的,你OK就OK了。

他认为,这种对中方的信任度“非常非常高”,也是双方相互尊重、互相认可对方能力的结果。

或许现在的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已司空见惯,但在合作不长时间里即形成如此互信与彼此放权,确实难以想象,这也表明中方人员的职业精神和业务素质赢得了向来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的信任。

正是这种和谐共处,中外管理层对于自身定位把握得十分到位,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的工作进展十分顺畅。

在相互充分尊重、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当年奥迪在中国总销量达到辆,其中A6销量达到6.3万辆,同比增长40%,是迄今为止A6销售增幅最大的一年,品牌形象获得了进一步提升。

此后,从安世豪开始到此后他的多位继任者,对一汽-大众奥迪的中方团队积极、高效、有激情的工作氛围赞不绝口,也正是这样一个团队,使奥迪品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依然实现在中国大幅增长。

徐留平表示:“中德双方——中国一汽和奥迪,精诚合作、风雨同舟,共同创造了中国汽车史上无数个第一和先河。共同树立了中国汽车产业合作共赢的第一个成功典范,率先开辟了中国高档车各主流细分市场,建立了领先成熟的高档车服务营销体系,第一个将全球标准4S店服务模式引入中国;再比如,我们创立了独有的“全价值链本土化”模式,国产奥迪A6的加长版开创了中国高档车本土化研发的先河。直至今天,一汽-大众奥迪成为中国第一个销量突破万辆的高档汽车品牌。”

立未来

3

迎接新挑战、定下新计划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三十多年历史的合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开放,尤其是国内放宽汽车等制造业的准入限制已是大势所趋,更是让汽车合资模式再次迎来了新拐点。

为此,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奥迪股份公司正式签署《一汽、奥迪十年商业计划》。

目前,一汽-大众奥迪基于自身强大的全价值链本土化体系,正在积极探索合资合作的新方式,为国内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开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坚决拥护国家最新政策的同时,一汽-大众奥迪针对合资新模式,基于全面升级互利友好合作关系,加速新兴业务布局,推进企业和品牌的长远发展。

不仅如此,未来,一汽-大众奥迪还会从四个维度发力,全面升级合资模式。

第一,加强以中国市场需求为驱动的产品投放,扩大新车型投放,开辟更多细分市场,全新奥迪Q2L和Q8便是这一战略的最新体现。

第二,聚焦中国用户诉求研发车型开发,一汽-大众奥迪将全程参与到所有奥迪车型的前期开发流程中,中国用户的需求将更加深刻地影响全球产品开发。

第三,提升本土化研发能力,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方面,加强研发及生产的本土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奥迪在自动驾驶领域处于全球最前沿水平,而奥迪亚洲研发中心和上海同济大学也正在开展合作项目,研发针对中国特殊路况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同时,奥迪还在对e-tron电动科技不断精研,促进汽车可持续发展。

第四,深入数字化共享和移动出行领域,布局未来。

目前,一汽-大众奥迪已推出MyAudi以及国内首个由汽车品牌主导、针对中国高端用车市场需求量身打造的移动出行服务产品——“Audiondemand+移动出行”,多元化、多角度为用户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体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机遇,一代汽车人有一代汽车人的使命。

30年前,一汽-大众奥迪打开了一扇门,将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和经验引入中国,并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合资合作道路;未来,一汽-大众奥迪将以技术为底、创新为谋,代表中德双方的最高水平合作落到实处,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升级!

“中国一汽和奥迪将继续携手共进、并肩奋斗!”徐留平指出,如今,中国汽车产业也以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迎接新时期。

三十而立,立在不忘初心。中国一汽将积极适应新常态,继续发扬光大曾经的“开放合作共赢”精神,坚持自主创新与合资合作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硬,在做强做优做大自主的同时,以更广阔的胸襟、更开放的思维、更高质量的合作,积极扩大和加强与合作伙伴奥迪、大众的合作,共同探索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品牌、产品及平台,新能源、智能网联、移动出行等众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创中国汽车产业新时期合资合作的新篇章,为中国消费者奉献更多更好更优的产品和出行服务。

推荐阅读

今日精选

从下方“菜单栏”进入,可查看车展信息、试驾测评、实用教程等资讯;从右上方进入简介页面,选择“全部消息”,可查看往期文章。

☆广州车展11月16日开幕:顶级豪华车和新能源要到B区看!附展位图

☆老司机和驾驶高手只买“交强险”?不小心撞上豪车完全不够钱赔!

☆新能源车油门起步“蹿”,第三者险要买高!请看女司机连撞四车的“杯具”

☆如今已是品价比天下:这款10万出头AI智能SUV,买到的人都说赚了

☆膨胀了,这个馆都敢来!全球限量豪车盛宴不可错过

☆十大重磅新车解码车市潮流

☆买顶配车=乱花钱?贪便宜买低配车未必是最佳选择

☆你还要傻傻的为这些“鸡肋配置”花钱吗?

☆3分钟了解汽车销售的套路,90%进过坑!

☆酷炫中控大屏秒变“指纹收集器”?

☆空间看着大却坐着不爽?量过座椅进深吗?

☆加油保养到肉痛?算一张新能源车费用售后维修账单,看能省多少?

☆车况严重下滑先别急着修理,换套轮胎试试

☆“N”挡到底还有啥用?

☆机械增压比涡轮增压强在哪?凭啥贵那么多

☆试驾试新BMW3系:“动能量”爆棚!

☆小型SUV对比:谁的操控性更强?

☆试驾K5插电混动:叫板日系混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qisx.com/yqjl/7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