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持续加剧,不少车企因为芯片断供而宣布停产或减产,这一问题已经影响到国内的汽车制造商。

据第一财经报道,今年二季度一汽-大众原计划生产约61万辆汽车,但是受芯片短缺影响,预计二季度只能生产40万辆汽车,减产比例达到30%。

第一财经援引一汽-大众内部人士报道,“根据德国总部CKD部门和供应商给到的信息,4、5月份主要的MQB车型都面临着停产,包括大众和奥迪品牌。内部的策略是优先保供奥迪,不受芯片资源影响车型的最大化生产,弥补产量损失。”

根据生产计划,一汽-大众因芯片短缺受影响最大的零部件分别是转向机、CKD网关控制器、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10.1英寸显示器、门控制器、8英寸液晶仪表、机械仪表、收音机、空调控制单元、空调控制器以及大众旗下天津变速箱公司生产的DQ变速箱共计11个零部件,均存在供应问题。

上述11个零部件影响到多款车型的生产,包括奥迪A3、A4L、A6L、Q5L,大众迈腾、高尔夫、宝来、速腾、探岳,捷达VS5、VS7、VA5,ID4.X、ID6.X等共计29款车型。

据报道,当前一汽-大众仅14款车型可以持续生产,但是为了弥补产量损失,不受影响的14款车型将实施最大化生产,以及将通用性的零部件优先供应给利润更高的奥迪车型。另外,老MQB平台和PQ平台的车型受芯片影响较小,一汽-大众将加快生产以上平台车型以弥补产量损失。

不过,截止发稿,一汽-大众暂未针对以上报道作出回应。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产量为6.39万辆,同比下滑40.7%;奥迪品牌产量为6.03万辆,同比增长10%;捷达品牌产量为3.61万辆,同比增长.3%。

其中,宝来4月产量为1.65万辆,同比下滑53.1%;速腾为0.84万辆,同比下滑67.6%;探歌为0.28万辆,同比下滑53.4%。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大众CC,4月份产量仅为辆,同比下滑82.4%。

在过去数月中,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对众多汽车制造商造成了沉重打击。据AlixPartners公司研究表明,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将继续对汽车业务造成严重破坏,年总收入损失将不少于亿美元,预计将影响至少万辆汽车的生产。

不过,随着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等厂商宣布扩产,未来汽车缺芯局面有望改善,但由于扩建产能仍需时间叠加芯片制造工艺复杂等因素,短期扰动仍将延续,后续伴随芯片厂商产能调整与释放,汽车缺芯或将逐步缓解。

往期热点本文图文来自“汽车行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qisx.com/yqjg/8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