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59009.html

出品

虎嗅汽车组

作者

王笑渔

高调容易,低调难。

北京时间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IDI”。此次发行价14美元/ADS,以此计算发行市值超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此次,滴滴至少募资44亿美元,是年阿里巴巴在美上市以来,规模第二大的中国公司在美上市案例。

昨夜开盘后,滴滴股价一度暴涨近20%,市值突破亿美元。截至收盘,报14.14美元/ADS,涨幅1%,市值.9亿美元(约合.34亿元人民币)。

按照近年来国内创投圈的惯例,上市敲钟仪式会请到大批投资人、用户、员工、媒体齐聚一堂,见证这一高光时刻。要知道,滴滴自年天使轮融资80万元起,至今8年已经完成近20轮融资成为国内融资次数最多的公司。

滴滴这次上市过程极度保密,从“递表”到“挂牌”仅仅用了20天的时间。到上市这一天,不仅没有发布会、敲钟仪式,甚至公司内部也没有举办庆祝活动。“滴滴希望低调度过”一位投资圈人士对虎嗅说。

此次IPO募资,30%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20%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

滴滴的低调上市,或许另有隐情。

一、盈利提升有瓶颈

滴滴创始人、CEO程维在给投资人的信中说,年北京的那个冬夜,下着鹅毛大雪,其外套根本挡不住寒风。“我和好多人一起站在长长的队伍里等出租车,浑身冻透,瑟瑟发抖,大家都越来越焦虑。我一直没有驾照,这种经历对我和很多北京人都是司空见惯的。不过,对我来说,那天晚上很特殊,我其实没那么沮丧,因为我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滴滴从诞生开始,做的是一门很简单的生意:一家C2C模式的打车平台,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价值。一边是司机提供运力,另一边是用户打车。消费者通过平台打车,平台匹配车辆完成服务,消费者付费,平台从交易金额中抽取提成。

自年成立至今,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4.93亿、司机总数万人,日均单量超过万、年交易总额突破亿,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移动出行公司。

目前,滴滴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三大业务:国内出行业务、国际业务以及其他业务。其中,国内出行业务包括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

从年开始滴滴国内出行业务已经开始盈利。年、年、年的EBITA(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分别是-2.74亿元、38.44亿元和39.6亿元,年一季度更是达到36.18亿元。

但滴滴出行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抽成,并且滴滴和司机几乎保持着“二八分成的逻辑”。今年5月,滴滴网约车发布关于“抽成”的说明: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据招股书显示,年滴滴营业成本合计为.24亿元,其中营业成本为.24亿元,占比81%。

另外,国内出行业务是滴滴的核心业务,其收入占比在90%以上。最后导致的尴尬是,虽然国内出行业务赚钱,但算上烧钱的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滴滴整体盈利表现“跌落冰点”。年、年及年,滴滴分别净亏损.79亿元、97.33亿元及.08亿元。

想要盈利,大体会有三种方式:一、提高佣金,二、降低补贴,三、提升营收空间。但提高佣金和降低补贴,无疑会带来司机和乘客流向其他平台的巨大风险。因为网约车市场里包括首汽约车、嘀嗒出行等等一系列的平台都在各项业务上穷追不舍。就连车企巨头们也盯上这门生意,6月30日,一汽大众斥资4亿元成立了一家网约车公司,摩捷出行。

然而,营收空间的提升,更依赖于整体市场规模,网约车市场趋于萎缩早已不是新闻。据统计,年我国网约车市场规模为.1亿元,增长率降至3.42%,年受疫情影响,国内网约车市场出现了负增长,整体规模降至亿元,行业发展已处于存量期。

在过去几年,滴滴尝试过横向发展,并不断迈入新的领域。从共享两轮业务,到滴滴货运,再到橙心优选。新业务无疑都会陷入一种循环——融资补贴、抢占市场、涨价赚钱。

招股书显示,青桔单车的最新估值是19亿美元,滴滴持有其88.3%的股份。滴滴货运在今年一季度完成一轮融资,其最新估值是28亿美元,滴滴持有其57.6%的股份。滴滴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的最新估值是18亿美元,滴滴持有橙心优选32.8%的股份。今年3月底被分拆,不再计入合并财务报表。

靠外部输血,是滴滴对于新业务一贯做法。对于这些子业务,要么是重资产运营,要么是同质化严重,或者是供应链已经被其他平台所牢牢掌控。总的来说,就是滴滴在C端的横向业务扩张带来未来想象空间,显然是非常有限的。

二、造车,是迟早的事

打破天花板的方式,就是跳到一个新的市场,一个天花板更高的市场。华为、小米进军汽车领域的逻辑大抵如此。

今年3月30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宣布亲自带队造车。几天后,汽车界、投资界的大佬齐聚小米科技园,有投资人戏言,“如果你没有接到邀请,说明你跟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圈子还有距离”。恰巧,滴滴创始人程维就出席了这场“造车盛宴”。

比起滴滴现有的“三大业务”,“四大核心战略版块”将会是滴滴在IPO之后的发展重心,即共享出行、车服方案、出行电动化和自动驾驶。在滴滴看来,这将推动未来出行的变革。

滴滴还认为,出行电动化是他们实现愿景的下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将汽车全面电动化,将会使得出行网络的价格更友好、更具可持续性。再稍加设想,这家公司最后可能会成为一个庞大的自动驾驶网约车运营商,涵盖研发、制造、出租、保养、充电等一系列的业务,扮演一个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者的角色,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网约车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这并不是做白日梦。截至年底,在中国有万辆注册的电动车,其中滴滴平台上有万辆电动车,这些用于共享出行的电动车,贡献了年度中国电动车总行驶里程的38%。而滴滴的小桔充电,截至目前已经拥有8.8万根公共充电桩,在年一季度,该公司的充电网络占到中国电动车总充电量的30%。滴滴已然活成了,车企梦寐以求的出行服务运营商。

好的故事,总是需要一个好的开头。

去年11月16日,滴滴正式发布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这是全球第一台为网约车场景高度定制的车型。去年12月在湖南长沙上路运营,今年进入到宁波、厦门、苏州、广州等城市。以用户需求出发的设计、结合当下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D1的出现,是滴滴深入汽车供应链的一次实践。

此前有消息报道,滴滴开始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为此前滴滴与比亚迪联合发布的网约定制车D1的首席产品官杨峻,同时它也是滴滴副总裁兼小桔车服总经理。目前团队已经开始从各家新能源车企进行挖人。在小米高调宣布造车之后,滴滴对于这件事上,一直处于秘密行事的阶段。

虎嗅通过翻阅滴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qisx.com/yqbs/1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