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有望百亿广州建厂一汽解放广汉基
哪里看白癜风最专业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56333.html 3月16日,时代财经独家获悉,吉利或将在广州南沙投资百亿资金建设工厂,“消息或将在明后天宣布”,一名消息人士透露。 吉利汽车图源:官方 作为传闻中的建厂投资方,吉利汽车近期布局动作并不少,特别是在新能源业务领域。 3月13日,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赣州市政府签订动力电池投资合作。吉利科技集团将在赣州经开区投资亿元,分期建设42GWh动力电池项目,用地亩。 吉利赣州动力电池签约图源:官方 在整车业务上,吉利汽车已接连与百度、富士康、法拉第达成合作,为上述相关方代工新能源汽车。 另外,组织架构方面,面对目前新能源汽车业务“起大早,赶晚集”的现状,吉利也开展了大刀阔斧的变革。 今年2月,曾有消息传出,吉利将分拆电动车业务,独立成立名为“LinglingTechnologies”的新公司,该公司负责吉利汽车旗下纯电动汽车品牌,包括了管理基于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生产的车型、旗下领克品牌基于SEA打造的电动汽车,以及几何电动汽车等品牌。 对此,2月25日,吉利汽车集团CEO安聪慧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吉利汽车不排除对纯电动业务进行分拆,并对各种方案进行可持续研究。“因为智能电动对吉利的重要性很强,(吉利)一定要成为领军企业。”同时他也表示,吉利汽车也有一些计划,未来将择机发布。 此前,有媒体报道,智能纯电动汽车公司有望落户合肥。 需注意的是,南沙在汽车产业积累已久,也具备区位优势。 目前,包括广汽丰田、合创(广汽蔚来)、恒大汽车、小马智行、联晶智能、芯聚能等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已落子南沙,形成完整产业链。 早在年,南沙汽车产业的产值就已突破千亿元,成为该区域的龙头产业。在内外贸易的地理区位上,南沙也颇具优势,有数据显示,年,南沙汽车码头装卸量历史性突破万辆,成为国内最大内贸商品车滚装船枢纽港。 南沙汽车码头图源:公开图片 目前,南沙也正寻求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产业的融合升级。 年5月,时任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蔡朝林就在公开场合透露,南沙正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打造一个千亿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城。 10家配套企业集中签约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稳步推进去年7月,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与广汉市人民政府拟签署《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广汉商用车基地项目建设。就在今天,该项目一大波配套企业也来了。 3月16日上午,一汽解放配套企业集中签约仪式在德阳高新区会展中心举行。现场,吉林弘凯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长春致远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广汉市政府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将为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提供车身冲压件、商用车零部件、汽车内饰、变速箱总成装配等配套产品和相关服务,为德阳高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悉,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项目拟用地总面积亩,将建成具备10万辆生产能力的一汽解放品牌中、高端商用车生产基地,前期主要生产J6系列车型,并根据市场情况逐步投放J7系列车型。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冲压车间、涂装车间、焊装车间、总装车间、研发中心及其他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一期投资16亿元,在开工后18个月(年底前)建成投产,达产后实现年产5万辆的生产规模,二期根据市场情况,在年适时启动。目前,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项目整体建设稳步推进中,现阶段正进行平整场地、方案设计及施工招标。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德军表示,一汽解放广汉基地建设项目的启动,及时抢抓了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不仅是应对市场需求,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还将对西部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亿公里“0”电池重大事故,揭秘日产72年纯电功底根据乘联会的统计,中国市场年卖了98.5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88.9%,今年上半年已经卖出56.8万辆,同比增幅为67.0%。伴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井喷,特斯拉和蔚来电动车发生了一起又一起的自燃事故,以致蔚来在6月底召回了近5千辆ES8电动车——基于此,人们当前对电动车的安全担忧,甚至已经超过“里程忧虑”。 其实,电动车并非公众视线聚焦的那么让人不安。风口浪尖之中的特斯拉和蔚来,在全球百年汽车之路上,他们还都只能算是“新兵蛋子”,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的不足,才是那一起起自燃事故发生的根源。 而像日产这样拥有超过70年纯电动车经验积淀的国际巨头,凭借全球销量第一纯电动车型聆风(LEAF)43万车主的多年使用,已经创下了亿公里累计里程电池“0”重大事故的全球纪录。 虽然聆风并没有引入中国销售,但跟聆风出自同一纯电动车平台E-Platform的轩逸·纯电(参数 询价 图片)却已在中国上市近一年,其直接采用了跟第二代聆风同源的三电技术及平台——正因如此,轩逸纯电也被称之为“披着轩逸外壳的聆风”。那它在电池安全方面到底有何过人之处?根据日产轩逸·纯电首席工程师的说法,我们可以总结为“5重安全保护+5大检测环节=%安全”。 ▲日产轩逸·纯电首席工程师门田英稔(HidetoshiKadota) 5重安全保护,宁愿牺牲续航里程也不塞进更多电池 在6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关于蔚来ES8的相关召回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描述:“线束走向不当”、“挤压导致线束表皮绝缘层磨损”、“绝缘层烧损引起电池包热失控和失火”……这些关键词,就是电动车自燃的原因之一。 但在这方面,轩逸·纯电却能够让车主们把心踏踏实实的放到肚子里,因为它采用了周密的线束防护体系:首先,所有线束包裹覆盖完整,走向布局规整合理,杜绝因碰撞、位移产生短路危险;其次,高压线集成连接口置于动力总成后面,并设有保护装置,避免撞击时损伤高压线而引发短路等情况。同时,为确保电池安全,日产采用了主动和被动两方面多项措施。 主动安全方面,跟其他电动车一样,轩逸纯电配有主动电池安全系统,其关键就是电池管理模块,它可以对每片电池单元的温度、电压、内压等多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当某项参数超标时会及时停止该单元的工作,并在过充、过放情况下启动保护机制,而当电量低于10%,续航里程显示就开始闪烁、充电提示灯亮起,同时发出蜂鸣声提醒用户及时充电。 被动安全方面则是重中之重,具体包括了5重安全保护: 第一重保护:严选定制软包电芯:按日产全球统一标准订制生产,%严格检测、筛选,确定每片电芯都完美无瑕。 第二重保护:高效散热层叠结构:多重精密加工,层叠式结构电池,体积小,散热性能优越,安全性高。 第三重保护:耐极限安全模块:采用降低冲击设计构造,并经挤压、短路、加热、穿刺等7项极限测试(目前国内已经取消穿刺项目的强制试验),确保各种状态下电池不起火不爆炸。据介绍,日产的实验部门曾将一个完整的轩逸纯电电池包浸泡在海水中,15天之后捞起来撬开,结果里面一尘不染。 第四重保护:重装铠甲:采用Mpa超高强钢密封铠甲,确保碰撞安全。 第五重保护:碰撞保护空间:电池合理布局于乘员舱下方,充分预留前后、左右及下方保护空间,减少撞击的风险。 最后这一重保护其实很关键,但很多厂家却做得不够到位。当前很多造车新势力把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做到公里甚至更高,除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之外,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在“拼命”挤占空间——都希望多塞进一些电池,从而提升续航里程。但日产轩逸·纯电却堪称“固执”,根据上面的电池包布局图,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央通道位置其实是有大量空余空间的,再塞进一些电池包,就能轻松把整车电池容量提升到50KW左右,那样一来,即便不能实现续航公里,但倒腾出公里是肯定不会有问题的。可日产偏偏没这么干,这是为什么? 去年北京车展现场,轩逸·纯电首席工程师门田英稔(HidetoshiKadota)曾就这个问题回应过媒体。根据他的说法,之所以不这么干,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安全,以便预留出足够的电池散热与碰撞变形空间; 二是降耗,电池重量占比很大,再增加12KWh的电池,就意味着车重增加近百公斤,会增加电能消耗; 三是用途,根据日产的调研,发现每天驾驶公里以上的人并非电动车主力购买人群,而电动车对城市通勤而言超长续航意义不大。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发现,轩逸·纯电在碰撞保护空间方面做得相当充足,比如同级领先的mm离地间隙、.3mm发动机舱溃缩空间、mm侧面溃缩空间等等。 5大检测环节,每颗螺栓拧快了慢了都不行 设计时候面面俱到,但生产过程中能不能百分之百执行?以及如何在品质保障方面做到位?这些都将成为最终整车是否安全的影响因素。还好,除了上述5重电池保护措施,日产为确保轩逸·纯电的安全性,还在电池生产流程上下了大力气,针对具体12道装配工序和14道检测工序设置了5大检测环节,以确保每个电池组品质可靠。 前两道检测:电阻检测和电装检测:一个完整的轩逸·纯电电池包内含24个电池组,每个电池组都由全球统一的组装标准进行装配,精确到每一个螺栓的力矩、转速、圈数都有严格的限定。在24个电池组完成组装后,电阻检测和电装检测会对整个电池包的相关参数进行校验,避免电池虚接等情况的发生,充分保证每一个电池组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故障。 第三道检测:气密测试:通过电阻、电装检测的电池组会被加装隔热防爆罩衣并套上超高强度的电池铠甲,电池铠甲与底座之间由超高强度的特种涂胶进行粘合。在检测整个电池包气密性的时候,会向其中充入1.5MPa的气体,保持10秒,通过检测相关泄露参数,确保整个电池包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 第四道检测:充电检测:装配完整的电池包会进行长达15分钟的充电测试,模拟21种日常充电容易遇到的充电情境,保证轩逸·纯电的电池系统在复杂工作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稳定性。 第五道检测:QA检测:对整个生产装配流程进行校验,通过校验每一项装配活动、检测活动的实施过程和结果,保证生产、检测活动有序进行,以确保电池包的产品质量。 而且,根据东风日产生产现场工程师透露,轩逸·纯电整个电池包的生产和装配过程都会详细记录在MES系统(生产过程执行系统)内,精确到每一个螺栓使用的力矩大小、拧动的圈数等。所有数据会备份到日本,确保每一块电池的生产过程都能实现精准追溯。 最后说说 5重电池保护,5大检测环节,构建起了日产轩逸·纯电分的安全体系,也就不难理解聆风累计亿公里里程“0”电池重大事故的纪录如何而来,但,这其实还不能代表日产在纯电动车领域的成就。 自年首辆电动车TAMA诞生,到年全球首辆交流异步电机车型MarchEV问世,再到如今聆风仅用10年俘获43万用户,日产已经深耕纯电72年。可以说,日产在纯电领域的权威性,堪比丰田在混动领域的地位——因为日产已经建立起了全球专业电动车领域的8大行业标准,涵盖了能耗水平、输出稳定性、安全、驾控、充电、静音等等在内。 而作为日产在国内纯电市场的第一炮,轩逸·纯电无疑开了个好头。尽管轩逸·纯电在续航能力和提速数据方面不如某些造车新势力那么亮眼,但上市10个月来,其在国内市场近1.5万辆的销量,已经超过所有合资对手和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产品——尤其是最近三个月,月均销量数字已直逼2辆。如此快速的销量提升,相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在安全性方面的出众表现吧。 一罐氢气可跑公里红旗H5氢燃料汽车亮相相较于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在补能方式上与传统燃油车更为接近,在加氢站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因为没有补能时长的限制,氢燃料汽车的续航里程范围与传统燃油车无异。只不过,在氢燃料电池和车载储氢技术的桎梏下,氢燃料汽车发展也面临着不小的技术瓶颈,目前还没有被大规模推广使用。 但是氢燃料电池车,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条不错的技术路径,这一点也被众多车企所共识接受。同时,也有一些车企,已经率先展开对氢燃料电池车的研究,并已有量产汽车上市发售。 日前,我们于工信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qisx.com/yqcj/8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益middot资讯视频央视
- 下一篇文章: 一文读懂国内主机厂产地和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