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第一城是哪个城市宁波呢
我们都知道,17世纪以来兴起的现代化运动,核心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昨天小智从城市的角度来比较了亚洲的城市经济,今天我们来谈谈与工业化有关的内容。今天讲讲工业史上最复杂的产品之一——汽车及其与宁波的关联。 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年10月,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于年1月29日向德国专利局申请汽车发明的专利,同年的11月2日专利局正式批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因此,年1月29日被公认为是世界汽车的诞生日。卡尔·本茨也是德国奔驰公司的创始人。 由于汽车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最终产品,需要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协作才能最终完成生产,因此汽车工业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作为改变世界的一大发明,汽车为人类带来激情与梦想、带来生产方式革新的同时,更“驱动”着产业、城市和国家前行。 ① 纵览汽车业发展的百年历史,其产业的变革催生了一个个“汽车城”。在全球许多城市尤其是世界十大著名汽车城,汽车,是人对于一座城市的全部印象。 美国底特律是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汽车的总部所在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号称“世界汽车之都”。 日本名古屋是丰田汽车总部的所在地,超过一半的市民都是丰田公司的员工,被认为是“东洋底特律”。自年丰田汽车设立以来,该市就以汽车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加以发展。 上图是名古屋的丰田汽车博物馆标识 德国斯图加特是保时捷和奔驰的总部所在地。 意大利都灵是菲亚特公司总部所在地。 德国沃尔夫斯堡,是大众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也称狼堡,现在该市有40%的市民都在大众集团上班。 日本东京是日产、三菱、本田等知名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 在中国,也有很多城市把汽车产业作为当地最核心的产业来发展,比如长春、柳州等都是知名的汽车城。 而作为制造业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宁波也一直编织着一个“汽车梦”。从杭州湾新区要打造中国龙湾,到市政府喊出“到年,汽车产业要成为万亿级的世界先进产业集群”的目标,汽车产业基础并不扎实的宁波,也重仓汽车产业,寄予厚望。 上图是吉利汽车杭州湾研发中心 “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全球汽车工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其中孕育着脱颖而出的时代机遇。”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技术创新最多样,产业关联度最广,市场前景最看好,超级玩家集聚的产业,汽车工业无论是其产业规模和市场潜力,还是产业变革的节奏以及带动性,都值得一个个城市去托付未来。 汽车产业的变革,正从以整车、电机、电控、电池等传统领域,全面转向感知、交互、算法为主的新型汽车电子为主的零部件研发最前沿,在传感、控制、芯片等领域探索创新。“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动力,再到智能网联,5G、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的新能源汽车,是A到B的交通工具,还是C到D的能源载体,或是万物互联的资讯平台……伴随着我们的无限遐想,我们对今天的汽车产业充满期待。” OK,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中国的十大汽车工业城。宁波正带给你惊喜! ② 哪些城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TOP10?以什么为评判标准呢? 小智采用了两个最通行的标准——汽车产量和汽车工业总产值,以此来作为中国十大汽车工业城的排序标准。 经过对各个城市统计公报的查询(部分城市没有发布数据,采用了一些媒体报道的综合,因此数据并不%权威,仅供参考),终于得出如下两张的排序表—— 第一张是中国城市汽车产量排序表 第二张表是中国城市汽车工业总产值排序表 在这两张表上我们看到,广州、长春、上海是中国无可争议的汽车前三甲,且领先优势巨大。 从产量上来看,广州第一,年汽车产量接近万辆。 从产值来看,长春第一,年汽车工业总产值超过亿元。 上海也是妥妥的前三强。 这三个城市也都制订了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力争要把汽车产业打造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其中广州提出到年,全市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初见成效,汽车产能突破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长春提出要打造长春国际汽车城,将以一汽集团为龙头,打造世界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和后市场服务基地。到年,力争汽车产业总产值突破亿元。 上海在传统汽车产业方面比较低调,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制订了明确的发展计划,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要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目前已经吸引了特斯拉、上汽等新能源整车工厂进驻临港片区。 从这两张表格来看,从汽车产量和汽车工业规模综合考量,中国十大汽车城应为: 1广州 2长春 3上海 4北京 5武汉 6重庆 7天津 8柳州 9成都 10宁波 恭喜宁波跻身中国汽车工业的TOP10城市!!! 排序可能会有争议,但前10强城市的名单应该没有争议。 我们看到,在这个汽车城的名单上,一些中国制造业的明星城市缺席了,比如深圳、苏州、南京、杭州等,这些城市无论是汽车产量,还是产值,均低于上述城市。 沈阳作为比较知名的汽车城,没有跻身前十,令人意外。 ③ 让我们来看看几个不起眼的汽车城。 A柳州 这个城市的汽车产业令人刮目相看。小货车做成了大产业。 从产量来说,柳州是中国汽车产业中第一地级市了.年汽车产量达到万辆。年汽车产量达到了.6万辆,超过了北京、武汉、重庆、天津等老牌汽车城市。汽车工业总产值逼近亿元,逼近天津、成都等知名大城市。 柳州的汽车产业始于年,这年的4月2日,柳州机械厂和柳州农机厂合作,试制成功了广西第1辆飞跃牌汽车。从此开始了柳州汽车工业的历程。 如今的柳州拥有国内东风、一汽、上汽、重汽四大汽车集团的整车生产线,四大汽车集团在中国西南这座城市共同发力,如“四轮驱动”带动着柳州的汽车工业发展。柳州也由此成为全国五大汽车生产基地,柳州五菱、宝骏、风行等汽车品牌享誉世界。 B宁波 宁波可以说是汽车产业的后起之秀,他不仅没有柳州超过50年的整车生产史,更没有一个大型整车集团的总部。但就是这样一个并没有汽车基因的城市,硬是无中生有,通过20年的努力跻身中国十大汽车生产基地。 宁波的第一辆整车是年5月在北仑吉利生产基地下线的吉利美日两厢轿车,这是宁波汽车工业史上首台真正意义上的乘用车整车。 从那以后的20年间,宁波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上海大众、吉利汽车、比亚迪等整车生产线,加上原有的吉江汽车、神马汽车等,构成了宁波整车制造的基本骨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民营企业通过收购的办法进入整车制造行业但从现在来看并不成功,如奥克斯收购沈阳双马汽车、华翔并购河北中兴汽车、波导并购神马等。 同时,宁波发挥模具产业的优势,民营企业不断与长春、上海、武汉等地的整车企业以及海外整车企业提供零部件配套服务,令宁波汽车工业规模不断做大,并成为今天宁波的第一大产业。 目前宁波的汽车产业规模总量占到全浙江的6成以上。汽车业上市公司已经达到20家。年汽车工业产值超过2亿元,整车产量突破85万辆,吉利博瑞、几何、领克、上海大众途昂、斯柯达、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知豆等都在宁波生产。 未来宁波还将生产奔驰SMART等更具品牌附加值的整车。 目前宁波制订了野心勃勃的汽车产业发展计划,到年要把汽车工业的总规模突破万亿水平,整车产量突破万辆。 但宁波汽车产业也有明显的弱项, 一是缺乏整车企业总部。尽管吉利已经把奔驰SMART的合资公司总部落户在宁波,并且吉利汽车集团总部也已经放在宁波,但这还只是去年的事情。此前宁波一直是缺乏总部而仅仅是生产基地。 二是宁波在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和智能化汽车的研发进展相对比较薄弱,在汽车工业发生百余年来之大变革的现在,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宁波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还发生过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件。 年,华晨汽车掌舵人仰融与英国著名汽车公司罗孚洽谈,南下规划建设新的汽车生产基地,其中的一大选项就是宁波,并将建设罗孚总部。未经证实的传闻是甚至连生产基地选址都已经完成,办公大楼已开始启用,四辆罗孚改良车已经完成并参加日内瓦展。但由于辽宁方面反对仰融的决定,造成该项目被迫中止。 后来,罗孚汽车项目与上汽、南汽、吉利、华晨等都传出了并购的传闻,但罗孚宁波项目随着仰融出走美国,后来也就悄然落幕了。 据吴晓波在《激荡30年》中的描述道——年8月,仰融接受媒体越洋采访时说:“我真没有想到,把项目放在宁波会惹出这么多事……要是放在大连,可能什么事都没有。” C青岛 青岛的汽车工业在这几年来也是突飞猛进。但年青岛到底生产了多少整车,有点扑朔迷离。 青岛媒体的报道是,青岛汽车工业在年、年连续实现产量破百万、产值破千亿的历史。 但青岛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青岛在年的整车产量仅为3万辆,这个数据小智认为也是不可信的。 同时全国年度汽车产量分省统计也显示,山东省在年的汽车产量为77.72万辆,因此年青岛整车产量破百万,有点不明朗。 青岛官方没有发布年整车产量,但相关媒体报道显示,年青岛汽车工业总产值.亿元,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全年产量27.95万辆,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全年产量19.82万辆。小智据此预测年青岛汽车产量至少在50万辆以上。 青岛汽车产业的历史源自年青岛颐中集团正式开工建设汽车工厂。 到目前为止,北汽、一汽解放、一汽大众、奇瑞、上汽通用五菱等均已在青岛建设生产基地。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青岛已拥有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北汽新能源等4家整车企业,以及国轩电池、特锐德电气等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 根据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倍增攻坚战”计划,到年,青岛新能源汽车将力争实现营业收入约亿元,带动全市汽车产业链产值在年基础上翻一番、突破亿元。 ④ 和众多的传统产业一样,汽车产业也在面临百年不遇之大变革。 汽车产业也正在重新布局,未来的汽车工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将是决定性制高点。但宁波在这方面的步伐,还是不够快。 前面我们讲到汽车产业的布局上没有深圳。但在新能源车这个未来制高点上,深圳正在迅速发力。诸多城市也把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来对待。 查询相关统计公报和报道,我们发现一些制造业领军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已经率先发力。 1深圳 年深圳生产新能源汽车辆。 2西安 年西安生产新能源汽车为9.35万辆。 3上海 年上海新能源汽车8.30万辆。 4南京 年,南京生产新能源整车7.7万辆。 5合肥 年合肥生产新能源汽车6.21万辆。 6郑州 年郑州生产新能源汽车5.4万辆。 7重庆 年重庆生产新能源车5万辆。 8广州 年前10月,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辆。 9沈阳 年沈阳生产新能源汽车辆。 10北京 年北京生产新能源汽车辆。 11宁波 年宁波生产新能源车辆。 12十堰 年十堰生产新能源汽车辆。 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成为众多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制高点。深圳、西安、合肥、沈阳等地已经储备了大量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并进入量产。 尽管长春、武汉、青岛、柳州、保定等地没有发布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但相信这些城市由于有成熟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新能源汽车也将迎来快速的发展。 但宁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或者说新能源汽车整车的发展目前只能说处于起步阶段。不过为其他新能源整车的配套能力,还是不错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你可以发现,这些新能源汽车品牌目前跟宁波的关系还不怎么紧密。 在决战未来制高点的道路上,宁波貌似还需要加油追赶! 理性、深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qisx.com/yqcj/5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史上最难认的汽车标志11个只认识3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