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96945.html

9月9日,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独家获悉,威马汽车D轮融资已经完成,领投方来自于上汽,威马预计于近两周完成工商变更。D轮融资完成之后,威马将抢滩“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

此前据消息人士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透露,威马预计将于9月底开始申报科创板,年初登陆科创板,目前留给威马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

在申报科创板之前,威马正在不断强化自己的科技属性。9月9日,威马发布了IdeaL4全新科技战略,并在智能化领域与高通、百度、紫光、芯鑫等企业达成合作,以持续增强威马汽车的核心产品力,最终形成“人-车-环境”相互融合的智能科技生态圈。

威马创始人、董事长、CEO沈晖表示:“未来3到5年,威马汽车将投入亿人民币,汇聚3,名全球顶级工程师,打造更符合中国用户喜好的‘EC出行智能终端’,寓意着威马将专业的造车理念与前瞻的智能科技相互结合,制造出具备万物互联(EverythingConnected)的智慧汽车。”下一步,威马汽车会将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逐步下放,推动高级自动驾驶前装量产,使L2+级自动驾驶逐步成长为L4级别。

与此同时,威马依赖EX5一款车打天下的困境也有望得到解决。按照规划,威马预计于明年初上市全新车型。据了解,该全新车型将搭载与百度深度合作的AVP自主泊车功能,可实现特定场景下的L4级无人驾驶,这款全新车型也将在9月15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亮相。

据了解,自年创立以来,威马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投资机构包含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企业,远东宏信等战略投资人,成为资本等实业投资基金以及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等地方投资机构。受新冠疫情等方面的影响,威马的D轮融资并不顺利。

D轮融资领投方来自于上汽,除了将给威马带来资金助力,威马与上汽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新车研发等方面的合作也将更具想象空间,对于当前发展阶段的威马来说实属利好。

目前,上汽集团不断加大了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新四化创新转型领域的投入力度,年上半年投入近60亿元,持续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实现了稳步提升。根据近日上汽集团公布的8月份产销数据,8月销售新能源车型达到2.5万辆,同比增长51.8%,远高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平均增长幅度。(责编/杨佩谦)

通用汽车投资Nikola公司11%股权加注电动卡车及氢能源应用

通用汽车日前宣布与Nikola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Ultium电池系统和Hydrotec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推广到Nikola旗下产品,在电池技术商业化应用方面又进一步。双方预计将于年9月30日前完成交易。

据悉,通用汽车将以等值非现金资产投资获得Nikola新发行的20亿美元普通股,预期在股票价值、电池及燃料电池供应、产品开发制造以及电动车积分方面获得超过40亿美元的利益。

未来Nikola将继续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运营。Nikola预期未来10年可以在电池及驱动系统领域减少40亿美元的支出,并降低其产品的工程验证成本达10亿美元。

Nikola创始人TrevorMilton表示:“这一合作使Nikola可以快速运用通用汽车的Ultium电池系统、价值数十亿美元已经可投产的燃料电池项目、经过充分验证和测试的量产电动车驱动系统,以及投资者的信心。”

通用汽车董事长兼CEO玛丽博拉(MaryBarra)表示:“与Nikola的战略合作使Ultium电池系统和Hydrotec氢燃料电池系统实现更广泛的落地应用。我们正在多个主要电动车细分市场上扩大规模,以降低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的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将通用汽车的电气化技术解决方案应用于重型商用车是我们迈向‘零排放’未来的重要一步。”

通过与Nikola的战略合作,通用汽车将把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拓展到7/8类半挂式卡车市场,使其Hydrotec氢燃料电池系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作为比汽油和柴油更高效的能源,氢燃料电池对于半挂式卡车市场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通用相信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多元化交通以及固定和移动能源终端市场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用汽车将从NikolaBadger的纯电动版和氢燃料电池版皮卡开始,进行工程、验证以及生产其系列产品,包括NikolaTre,NikolaOne,NikolaTwo和NZT。

此外,此项投资需通过反垄断审查并满足其它惯例成交条件。NikolaBadger车型将于12月3日至5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举办的“NikolaWorld”活动上正式亮相,计划于年底前投产。在宣布此次战略合作的同时,Badger开始预售。

风口来临,潍柴动力领衔氢能源概念股

作者

张延陶

阅读所需约7分钟

据可统计数据显示,年上半年,氢能行业的相关投资就超过了1亿元,而年全年为亿人民币。

原科技部部长万钢曾发表文章表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文中,万钢指出纯电动汽车存在现实短板,建议及时将产业化重点向燃料电池汽车拓展。

经过多年的技术进步以及市场检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于技术路径的选择不再孤注一掷。纯电与混电都收获了各自的市场、三元锂电与磷酸铁锂也都在技术的优化以及市场的选择中彼此平衡。因此,作为行业普遍认为的“终极能源”氢能源,产业与资本当然不会轻易断言谁是未来的主流。

潍柴动力(338.SZ)——“豪”买入场

纯电动汽车更适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车等领域,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可能更适用于长途、大型、商用车等领域。而这一领域正式潍柴的专长所在。

为了做强产业链,年底潍柴动力通过全资子公司潍柴动力(香港)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认购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19.9%股份完成交割,正式成为巴拉德第一大股东。

与多数缺乏核心技术但却意欲布局氢能源行业的公司一样,潍柴动力先后与弗尔赛、德国博世及英国锡里斯动力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国内外引进相关技术。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潍柴通过“购买门票”的方式,正式入场氢行业。建立起“单电池-电堆-系统-整车”的完整产业链。

在电动化投资浪潮中,安徽的一系列成就引人瞩目。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年)的通知》,其对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又一次良机可谓“势在必得”。

潍柴动力已经占据了天时地利。

富瑞特装(.SZ)——聚焦LNG业务

公司是LNG行业的龙头企业,因此在供氢系统和加氢站设备方面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基础。

然而在年6月,富瑞特装将其持有的氢能装备的全部56%股权出售给新云科技。氢能装备以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和加氢站设备为主,开拓了包括氢气制备·加氢站建设、FCV供氧系统研发多块氢能业务,已有商业化运营的成功项目。

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中,富瑞特装表示,氢能业务短期内难以为公司创造效益,且行业产能难以立即释放。因此仍将聚焦LNG的业务。

但富瑞特装同时表示,未来将在深冷业务板块进行超低温绝热液氢气瓶的研发制造业务,并通过投资参股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入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由此可见,公司对于氢能产业的发展仍留有余地。

数据显示,截止至年底,国内加氢站已有61座,全球座。去年的这一组数字分别为:54座、座。目前由于日加氢量较小,因此综合成本较高,盈利是个问题。

美锦能源(723.SZ)——押注氢燃料

8月10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总投资过千亿元的3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美锦能源(723.SZ)位于泊里镇的项目所在地举行,这个投资超百亿元的美锦氢能科技园也正式奠基。

翻看美锦能源的主营业务,焦化与煤炭仍贡献了超过90%的营收。而近年来,美锦能源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切入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其市值也曾一度暴涨至亿元。

然而,根据钢之家焦炭价格指数显示,今年以来,焦炭成本已经由期初的元/吨下降至如今的元/吨,下降幅度为11.68%,创下近年来新低。

根据其半年报显示,年上半年,美锦能源实现营收52.45亿元,同比下降32.16%;归母净利润.58万元,同比下降89.73%。

尽管如此,报告期内,美锦能源依然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66亿元用于产能升级置换。公司表示募投项目围绕主营展开,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司的竞争优势。同时煤炭加工工业产生大量的工业副产氢,募投项目将加强公司氢能源板块业务与焦化主业的协同效应。

美锦能源正在押注氢能源。

亿华通(.SH)——绑定下游大客户

随着下半年孚能科技成功登陆科创板,标志着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诞生。二十多天后,亿华通成功登陆科创板,则意味着科创板氢燃料电池第一股诞生。

两家企业的相继上市也是新能源电池技术路径的发展缩影。

与孚能科技相似,亿华通同样绑定了汽车巨头——丰田。-年之间,亿华通与丰田的交往日益密切,并最终成立了合资公司。年6月5日下午,丰田与亿华通、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在京正式签署合营合同,共同成立了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目前,亿华通五大客户分别为宇通客车、北汽福田、中通客车、申龙客车、中植汽车。

在氢燃料电池最适用的商用车场境中,亿华通已经占据有利位置。

大洋电机(.SZ)——由电到氢

大洋电机的成长是一部由电到氢的跨界转型大戏。

9年,大洋电机就逐渐从传统家电向电动车动力总成业务转型,并通过一系列收购设立而成的广东大洋电机新能源公司在电动车产业爆发中尽享红利。

然而随着纯电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激烈,头部集中度越来越高。年开始,大洋电机的盈利状况就不断恶化,对于氢能的布局也是大洋电机转型需求的体现。

从年开始,大洋电机通过直接增资、认购可转债、投建氢能源产业园、组建合资公司、签订产销协议等多种方式,在氢能源领域规划项目金额累计投资超过60亿。

雪人股份(.SZ)——主营业务输血搭建氢能全产业链

经历了年的巨亏,年、年雪人股份的财务数据有所回暖。

头顶“国内第一家覆盖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光环,雪人股份自年起通过一系列国际并购、控股或者参股,引进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国际先进技术,上游掌握“水电解制氢+加氢站+氢液化技术”,下游覆盖“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氢循环泵”。

目前,雪人股份目前已与国家电投等央企建立氢能产业合作伙伴关系,与清华大学氢能与燃料电池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公司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产品已与宇通客车、金龙集团、潍柴动力、江苏清能动力、武汉泰歌汽车等整车企业展开合作,向国电投、上燃动力、州弗尔赛等相关燃料电池发动机企业提供样机并签订销售合同。

在近期回复投资者体温中,雪人股份表示,公司在氢能源产业布局比较完整,近几年在氢能行业也有一定的投资规模,但氢能产业毕竟刚刚起步,仍处发展初期。虽然公司在氢能行业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市场地位,但相较于公司在制冰及压缩机(组)领域的主业,氢能板块在公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氢能板块的产能将会逐步释放。

在方兴未艾的新市场,靠主营业务输血氢能,雪人股份等待行业风口起风。

交通工具设计趋势预判:左手复古,右手未来

前不久,一场“以复古,见未来”为主题的造型设计沙龙揭开了欧拉好猫的设计哲学,官方对于欧拉好猫的设计定义为中国“复古未来”设计的先驱(TIPS:不要问我为什么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qisx.com/yqbs/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