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赢在未来一汽大众交出人才培养新答卷
11月28日,一汽-大众年校招新员工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五地齐聚,以一场盛大的结业典礼,共同见证新员工成长的高光时刻,同时庆祝Star训练营圆满收官。作为一家传统车企,在数字化的大趋势之下如何实现破局转型,是摆在一汽-大众决策层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图为一汽-大众新入职员工代表介绍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分享工作生活体验。汽车产业经济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对国民经济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对于大多数工业国家而言,汽车产业通常被看作是国家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象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万辆和.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和9.1%。据预测,今年国内汽车销量将创历史新高,可能超过万辆。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全球领跑,与高素质制造业人才供给能力息息相关。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制造业人才就业薪酬和需求增速较快的门类之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面对当前汽车产业各方实力派的激烈“竞逐”,哪一方的答卷更受青睐?11月28日,一汽-大众年校招新员工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五地齐聚,以一场盛大的结业典礼,共同见证新员工成长的高光时刻;在庆祝Star训练营圆满收官的同时,也将一汽-大众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企业人文形象烙印在了很多人的心中。在此次训练营的历练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学员和团队,他们怀揣梦想,渴望早日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同样,许多前辈也曾是初入职场的新人,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执着,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行业大咖。活动现场,6位来自一汽-大众不同领域的中外方“大咖专家”,为这些新生代青年颁发荣誉证书,包括优秀个人奖20个,课题实践团队一等奖4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24个。获奖员工将创新思维与前辈们的奋斗精神融为一体,展现出进取的态度和傲人的锋芒。主动变革,打造充满活力的员工队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年汽车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今年1-7月,汽车行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6%;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的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5%,高于招聘职位数18%的同比增速。这表明,在数字化时代开展新能源业务的整车企业得到人才青睐,吸引大批新涌入的求职投递。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学生毕业到岗之后,会出现知识体系不能满足岗位需求、人岗匹配度较差、适应岗位的时间长等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有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体系、培养模式不能充分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因此,建立一整套数字化人才管理体系,创建专门岗位匹配数字化业务十分重要。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产业转型,核心在人。近年来,一汽-大众的产销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每年体量已近万辆;与此同时,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市场格局已被重塑。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不足以支撑一汽-大众赢在未来。作为一家传统车企,在数字化的大趋势之下如何实现破局转型,是摆在一汽-大众决策层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一汽-大众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实现一汽-大众“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汽车企业、员工和伙伴心中最具活力的公司”的愿景,就需要建设先进的人力资源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的主动变革是为了打造充满活力的员工队伍、更好地支撑公司的可持续转型发展,助力公司致胜未来、赢在未来。上述负责人透露,从年开始,一汽-大众重新梳理了人力资源部的定位、使命和架构,并在年推动人力资源体系变革重塑,力求通过塑造卓越的人才队伍,来支撑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年是一汽-大众的“笃行”之年,面对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全面升级的新阶段,一汽-大众广纳英才,共招聘名优秀应届毕业生。他们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这批以00后为主的新生代,将进一步充实一汽-大众研发、数字化、新能源等重要业务领域,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在入职后的3个月时间里,新员工参加了公司为其量身打造的Star训练营培养项目。一汽-大众(人事)副总经理金先桢表示:“青年员工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回顾训练营的这段旅程,大家在赋能课程上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在团队活动里协同合作、并肩作战,在课题实践中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不仅完成了从‘学生’向‘职场人’的快速转身,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为公司和部门带来了生机、注入了能量。”“希望新员工们把握行业变革、公司转型的大好时机,把握公司体系建设、流程重塑的强劲势头,把握干事创业、快速成长的广阔平台。保持学习习惯和奋斗精神,在坚定理想、锤炼技能中增强志气,在敢为人先、勇于突破中增强骨气,在实学实干、拥抱创新中增强底气,掌握不可替代的关键能力,成为不可替代的核心骨干,从‘生力军’成为‘主力军’,与一汽-大众共创共生、共享共赢。”金先桢说。一汽-大众第一(财务)副总经理冯炎也从中德合作的角度对新员工提出期望。他表示,大众集团坚持“InChina,forChina”的战略方针,一汽-大众作为合资企业,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一汽-大众拥有历史悠久的合作文化传统,相信在中德双方员工进行开放和有效合作的良好氛围中,新员工们一定会加速成长。毕业于湖南大学的新员工代表刘骜告诉记者:“一汽-大众在行业内拥有着成熟的车型项目开发体系,过去的几十年里向中国汽车工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技术与管理人才,也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迅速建立起成熟乘用车供应链体系的核心推动力。”“作为一名在汽车行业内学习了7年的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一汽-大众成就了我的理想。在我看来,它是行业内具备完整体系力,也最具关怀感的汽车企业。过去的几十年里,一汽-大众通过自身的发展,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更在这个过程中奠定了权威的产品开发、制造与企业管理体系。一汽-大众是我真正进入汽车行业,进行系统化训练与学习的不二之选。”刘骜说。毕业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新员工代表郭舒妍表示,一汽-大众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有着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像Star训练营这样的培训制度,能帮助员工迅速适应职场环境,普及职场知识,挖掘个人潜力,梳理职业目标。在这么大规模的企业开始第一份工作,也能帮助员工更好地树立起自己的职业发展观,进行个人职业规划。“从‘象牙塔’步入社会和工作岗位,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职场中的沟通协作与团队精神。在这几个月的工作学习中,我学习了如何有效地和不同背景、具备不同专业知识的人进行沟通合作,达成工作目标。”郭舒妍告诉记者,在参加Star训练营期间,她参与了公司的一些项目,更好地理解了汽车从规划到研发,再到销售的整个流程,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破局转型,培养敏捷适配的“数智化”人才随着汽车行业转型加速、竞争加剧,数字化与智能化已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关键。一汽-大众认识到,公司赢在当下,未必能赢得未来,向“数智化”转型是必然趋势。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汽-大众审时度势,主动求变,构建与破局转型相匹配的、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体系。在“人”战略驱动下,一汽-大众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qisx.com/yqwh/12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守住心中的慢听刘德华讲述奥迪A8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