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这个时候,在车市一片“哀嚎”中豪华品牌“风景独好”的表现,让外界看到了来自德国老牌三剑客强劲的市场号召力。而相比于疫情大爆发的去年,自年开年以来各家车企都在稳步前行。在一片“欣欣向荣”的环境中,豪华品牌三剑客更是以飞速的姿态奔跑。近日,奔驰、宝马、奥迪Q1财报相继出炉,三家均延续着去年以来的强劲增势增长。不可置否,处于食物链顶端的BBA,是经销商集团的盈利保障,更是车企争相奋斗的目标。而对于奔驰、宝马、奥迪三者来说,它们之间的“战争”也变的更加激烈。奔驰最挣钱、宝马最叫座、奥迪最依赖中国目前来看,奔驰依旧在营业收入、息税前利润、销售回报率等财务指标上保持领先,并就此提高了全年业绩预期,宝马则是在销量上有不错的表现,奥迪虽然暂且落后,但仍有反超的机会。据财报数据显示,奔驰单季度营收近亿欧元,宝马同期营收约亿欧元,而奥迪则为亿欧元。奔驰营业收入位于前列,同时其利润增幅也是最大,相比去年一季度奔驰单季利润增长%至40.8亿欧元;宝马的利润为37.6亿欧元,同期增长%;奥迪的利润为16.9亿欧元,增幅为%。此外,据戴姆勒集团的Q1财报,奔驰的销售利润率达到了15.2%的水平,同比实现近6倍的增长。可以说,奔驰也是BBA中最挣钱的品牌。不过,在销量方面奔驰并没有排在第一。今年第一季奔驰以62.7万辆的销量,落后于宝马品牌销量近辆,宝马今年单季全球销量为63.5万辆。至于奥迪,其全球销量为46.3万辆,与奔驰和宝马二者分别有约16万辆和17万辆的销量差距。值得一提的是,从销售区域来看,奔驰在华的市场份额有所减少。据戴姆勒集团的Q1财报显示,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从年的4.8%下滑至年的4.3%,降幅达11.6%。而从BBA三者在华的销量占总体销量的份额来看,奥迪是最依赖中国市场的。奔驰品牌乘用车一季度在华销量为22.25万辆,占整体比例达38%。宝马一季度在华销量为23万辆,占整体比例为36.2%;奥迪方面,一季度中国市场销量为20.7万辆,占整体比例近45%,可以说,中国市场撑起奥迪全球近一半的销售。综合来看,奔驰虽然在挣钱方面遥遥领先,但通过其销量数值来看,在中国市场的认可度逐渐被其他品牌“吞噬”。而奥迪品牌目前销量处于垫底,但奥迪在中国建立第二个合资公司一汽奥迪,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布局,未来依托中国市场庞大的购买群体,或将有反超的机会。BBA的新战场,决战电动化事实上,对于这三家百年企业来说,或许当下一城一池之得并不重要,在汽车行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如何能够在未来市场发展中占领先机才是最为重要的。这就绕不开当下汽车行业最常被提起的话题,电动化。目前BBA都已经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电气化转型。戴姆勒宣布将调整公司架构为两家独立运营的公司,以此充分释放乘用车及轻型商务车、卡客车两大领域业务潜力,预计于年底前完成戴姆勒卡车的独立上市。此外,在戴姆勒在Q1财报中,着重介绍了旗下奔驰品牌的EQA、EQB、EQS的车型产品。同时表示,EQA目前已有超过辆订单。宝马除了布局i系列等纯电车型外,还专注于电池技术的研发,并计划在年前为其量产车配备固态电池。宝马表示,此举将大幅提高电芯能量密度,同时减少材料和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在电力驱动技术方面实现巨大飞跃”。根据宝马集团的计划,年,宝马集团将销售年的10倍以上的纯电动车,并完成第万辆纯电动车型的交付。奥迪则利用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的电动化资源加速自身的进程。奥迪e-tronGT系列车型及奥迪Q4e-tron系列车型已经实现全球首发;同时,奥迪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的PPE平台技术也正式亮相,专注生产高端电动车。毫无疑问,不论是前端产品的布局还是后端电池技术的研发,BBA都在按照它们既定的路线,开始在电动化的赛道上奔跑。这也与在“电动化”时代,BBA领先的位置将变得岌岌可危不无关系。目前,BBA还没有产生一款车能像ModelS当时一样,引发教徒式追捧;在中国市场,经过多年锤炼的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已经找到了各自的财富密码,形成了自己的用户群体,也开始向BBA发起猛攻;传统汽车也都在层出不穷的推出智能高端品牌,品牌向上成为每家企业心照不宣的目标;而如火如荼的跨界造车这也纷至沓来。可以肯定的是,想要在“电动化时代”继续保持头部豪华阵营,未来BBA势必会与这些变革者发生正面较量。在更开放的格局下,对于齐普策、康林松、杜兹曼来说对手只会越来越多。文/赵嘉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qisx.com/yqwh/12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