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年中国年汽车产量在万左右,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目前的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吉林等区域。万辆规模的汽车生产仅在整车厂,就需要近30万的汽车工业工人,他们大都年轻力壮,来自五湖四海,奋斗在生产一线,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繁荣挥洒着自己的热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目前的整个汽车生产环境、操作工的待遇等,与我国的汽车大国形象并不吻合,存在在较大的提升空间。02四大车间工种传统汽车整车企业分为四大车间,分别为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车间分为对应四大工艺的操作工。上汽临港某冲压车间冲压车间:主要做汽车钣金件的冲压工作,非流水线工位,工作操作以站立为主。虽然现在的压机大都安装有隔音装置,但是生产环境的噪音污染还是很严重,很多效益不好的企业可能根本就没有隔音装置。容易患上头痛耳鸣等职业病。吉利某车身车间车身车间:就是做车身零件焊接成车壳子。现在主要厂家的车身主要拼接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但是车身单件的焊接还是以人工焊接为主,焊枪很重,焊接引起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油漆车间:就是车壳子的表面预处理和最终喷漆。油漆车间是四大车间里操作工最少的。在有油漆车间工作常需要穿“太空服”,非常热。一汽大众某总装车间总装车间:总装车间是人数最多的车间,几乎所有零件都是需要人工安装。自从福特发明了流水线生产后,总装车间变成了所有工人的噩梦。流水线一开动就不能停,所有工人必须跟着流水线来回干。看起来操作难度不大,但是流水线会把人拖的很累。而且每天干活都需要站着,非常累。部分负重岗位容易得职业病。03工作状态为了降本和管理方便,很多汽车厂家的很大部分操作工都是劳务公司服务外包的,与汽车厂家无关。但是国家规定必须要有部分自留操作工。由于汽车销售的周期性很强,故操作工的工作时间也波动较大。一般在6月7月8月的销量淡季时,工作量很少。往往除了有几周的高温假之外,平时一周也就干3天左右。而在销量旺季就得会没日没夜的干。很多厂家都是10小时+10小时两班倒的工作制度,一周就休息1天。一个班次除了吃饭半小时,基本没得休息,身体完全融为流水线的一部分,极端情况每周工作达到60小时。德国工人的每周35个小时工作制度简直是天堂。一般汽车企业常采用工时制,也就是在闲的时候扣你工时,发你基本工资。忙的时候的加班时间用于抵欠的工时,这样就不需要发加班费。也有公司按照计件算钱,就是一辆车多少钱,再加上基本工资,但是总体收入差距不大。吉利杭州湾基地整车汽车大都在城市比较偏的地方。为管理方便,大部分汽车公司都提供免费住宿,或者收比较低的费用;整个居住环境接近大学宿舍。在宿舍和公司之间采用班车接送。在汽车企业做操作工,一日三次基本免费,或者收比较低的费用,伙食一般都还可以。汽车企业的生产还是很乏味的,基本都是男操作工,比例失调严重,很多工人的个人问题很难解决。04人员情况现在做操作工明面上基本要求在高职及以上毕业,但是人员很难招聘,劳务公司在实际操作时一般来着不拒。汽车企业大都坐落在工业区、开发区等很偏的地方,周边生活设施较少;加上工作乏味,工资很低,年轻人都不愿意待,所以跳槽率非常高。很多时候年前的面孔一波一波进来,一波一波的离开。很多劳务公司乐此不彼,因为新人工资便宜。实习生也是流水线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劳务公司和很多高职学校都建立有稳定的合作关系。一般高职学生毕业前必须要有半年左右的顶岗时间,往往汽车企业能消耗掉很大一部分人员,关键给学生的工资更低。现在城里的孩子很少愿意做流水线操作工,父母也不愿意小孩做这个工作。现在的操作工主要来自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内陆贫困地区。除了老工厂会有部分老员工,一般生产线操作工的年纪都很年轻,很多都是20左右的小孩。05收入情况中国汽车生产线工人的工资水平整体偏低,且企业差异、地区差异比较大。除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之外,一般操作工一个月到手只有左右,如果做到了现场组长或者班长,会有额外的补贴。效益好的时候年底会有若干个月的年终奖。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操作工可以拿到~。但是工人的五险一金一般公司都会交。广汽传祺年终奖不同企业的基本工资差不多,主要取决于效益。效益好的年底会有大红包。比如之前一汽大众发26个月年终奖的时候,亮瞎众同行。自主品牌也有雄起的时候,广汽传祺去年就发了10个月的年终奖。而效益差的连工资的都发布出来,工人集体讨薪的的新闻也经常爆出,比如银翔重庆公司欠薪事件。银翔重庆公司讨薪年轻人的工资,如果再找个女朋友,生活质量可想而知。除去日常开销,基本没有积蓄,所以很多操作工在下班后就送点外卖,或者开个滴滴赚点外快,养家糊口。现实中操作工很难有通过积蓄实现再教育、再投资的机会。06综述流水线上的30万汽车产业工人是为中国汽车工业真正创造价值的人,但是他们的整体待遇并不好,很难有很好的职业上升通道。中国很多汽车企业的操作工体制建立时就没有考虑过让工人长久待在一个公司,很多生产制度都是按照利益最大化设定,对员工并不友好。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要实现制造业的提升,离不开每一个操作工的流血流汗,离不开每一个操作工的技能提升,离不开每个操作工的经验积累。希望每一个企业都可以真正以人为本,善待现场的每一个操作工。他们才是一个企业的基石。感谢您的阅读!本文为百家号“汽车行业观察员”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qisx.com/yqjg/12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