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逆风。

四个字形象地形容了年汽车行业的处境。

遭遇“大传染病”的黑天鹅,包括欧、美、日、韩等地的汽车工厂,全球超过座汽车工厂进入了休眠停产的状态。

咨询公司麦肯锡表示,疫情将严重影响汽车产业今年的业绩,预计年世界汽车销量或将下滑29%。深嵌全球价值链的汽车制造业,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整条产业链上数千家供应商和零件商,如今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全球产业陷入暂时低迷,中国车企的率先回暖成为了一束希望之光。

眼下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开工率已超过97%。正是由于疫情的防控稳定,保证了中国供给端产能的快速恢复。

近日,去年本土销量冠军一汽-大众,第万辆汽车在长春基地总装车间下线。在当下各行积极复产的特殊时期,一汽-大众的“万辆”成绩单,无论对于企业自身还是行业整体,乃至中国经济,无疑都是一剂强心针。

“火神山”速度

被称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行业并不多,汽车算一个。

在世界各经济强国的崛起征程中,各国汽车产业几乎都保持着与GDP的同向增长。汽车产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巨大比例,美国超过5%,西欧平均超过7%,日本超过10%。

为何一辆汽车,能创造出如此之大的经济效益?

这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脱不开关系。

一台车有上万个零部件,小到螺丝、中到马达,大到车架,没有哪个整车厂可以大小通吃。由于庞大的市场,使其生产链条和产业规模无比庞大。这样的行业上下游提供的就业机会是海量的。除生产人员外,还有科研、管理、销售、维修、汽车消耗品行业等人员。

以年启动的一汽-大众为例,从0辆到万辆,走了29年的时光。在此期间,一汽-大众逐步建成了五大基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为中国的区域发展注入了相当的活力。

有数据表明,汽车工业每提供1个就业岗位,上下游产业的就业人数就有15个。也正因为如此,汽车行业的率先回暖,对于生产停摆后的经济复苏,意义相当重大。

防疫和生产在防控初期是一对较难平衡的点。为了两手齐抓,一汽-大众形成专项工作组,采取了延长春节假期、调整上班方式、采购防护物资、对工厂及其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消毒等多项举措,保证了公司的复产速度。

2月末受疫情影响,供应商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曾生产告急。为了生产链不受影响,一汽-大众发出支援的紧急动员,72小时10余个部门通力合作,选派了名佛山分公司员工组成抗“疫”保产支援队,帮助温州长江快速复产,力保企业不停产。

可以说,面对疫情危机,一汽-大众以高效行动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复苏,创造了自己的“火神山”速度。

“逆势而上”的秘密

回首年,汽车行业从业者,多半会给出“冷”的评价。

彼时伴随着《权力的游戏》最终季的热播,“凛冬将至”等词汇也常常出现在汽车行业的有关新闻中。

“寒冬”并非耸人听闻。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万辆,同比下降7.4%。这是自年以来的第二年负增长。在此之前,尤其是年至年,中国汽车销量年均增速达24%。

当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蛋糕的尺寸不再扩大,那也就意味着各家车企的搏杀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好比弱肉强食的丛林中,那些竞争力弱的就会被淘汰,市场中的“哭喊”声自然比之前的大。

在规模相对萎缩的市场中,仍能独占鳌头,甚至逆流而上的,则无疑是强者中的“斯巴达克斯”。比如年以.99万辆(含进口车)位居中国车市销量榜首的一汽-大众。

之所以能逆势热销,与一汽-大众三大品牌的品牌力、旗下车型优秀的产品力密不可分。三大品牌构筑的品牌与产品矩阵,令一汽-大众在讲究“细分市场”的车市上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消费环境的改变,“如何赢得新一代消费者的垂青”几乎成为所有汽车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曾经以“稳重可靠”为标签的一汽-大众,近年来亦寻求品牌年轻化,其内在原因即在于洞察了新时代下用户的喜好及需求的改变。

从0到0万辆,一汽-大众用时23年。从0万到万辆,仅用时5年零4个月。

生产提速的背后不但是一汽-大众效能的提高,也是其产品实力和品牌价值受到更广泛消费者青睐的有力佐证。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产品制造、服务体验、品牌营销等多方面下功夫,或许正是一汽-大众能够逆势增长的秘诀。

新起点,新责任

由于疫情防控的时间差,看起来,世界各国的车市行情接下来很有可能重演中国2月的剧情。

尽管开年不利,尽管仍然要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行情,但展望21世纪20年代,汽车行业依然会是充满变革,充满希望的“机会高坡”。

未来十年,我们或许将见证燃油车最后的辉煌、见证新能源真正大规模应用、见证自动驾驶与智能互联技术的成熟。汽车乃至人类的出行方式,或许都将在不久之后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为了顺应这样的势头,不落于他者,众多车企都正经历着从内燃机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互不联结到车联网的转变。

于是我们看到,一汽-大众开启了“电动e时代”,多款新能源车型陆续上市。

于是我们看到,一汽-大众“智能网联汽车模拟仿真研发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一汽-大众与大众中国合资成立“摩斯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等等在智能网联方面的积极布局。

基于对未来趋势的研判,一汽-大众在持续推进本土化研发、建立全价值链开发能力的基础上,正大胆地拓展新兴业务,为接下来的转型升级做积极准备。

公司具有公共属性,一家公司的口碑如何,除了产品和服务之外,其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早在年,一汽-大众就发布了全体系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围绕基础责任和社会责任两大方向发力。进入年,一汽-大众在原有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使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进入“2.0时代”,全品牌、全体系践行社会责任。

面对疫情,一汽-大众反应迅速,向受灾地区累计捐款万元人民币,携摩捷出行、三大品牌,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为各地抗击疫情持续提供强有力支持。

站在万辆这一新起点,一汽-大众将环保与汽车行业紧密结合,发布了一汽-大众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在环境保护领域,一汽-大众将聚焦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汽车污染防控、车内环境健康技术及汽车环保知识普及与传播5大方向,12大课题,在汽车新能源与节能减排领域积极投入。

一汽-大众从0到万辆的发展历程,可看作中国汽车工业由弱渐强的一个缩影。面向未来,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一汽-大众不仅努力钻研新技术、开拓新业务,为经济复苏和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持续加码助力,更肩负着社会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责任担当,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价值。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动荡的变革环境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企业能走得更好、更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胡海阳

排版

凑凑

点击购买最新一期《南风窗》

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遥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qisx.com/yqbs/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