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的汽车公司越来越多了
本周轮值 周展 优酷汽车频道主编 既然是我一个base上海的媒体人轮值,自然要说些上海的话题。马上要上海车展了,在整理今年的车展发布会清单时,我突然发现总部在华东或者上海的汽车品牌居然比北京要多了。 除了一些老牌的汽车品牌比如大众,丰田,奔驰、宝马、奥迪外,似乎大量的豪华品牌和新兴的造车势力们,都把上海作为他们事业的基地。就连不少纯北方爷们儿姐们儿,也把家搬到了上海,开始了自己职业经理人生涯。这是为什么呢? 一边造车,一边修路的华人运通就在上海扎根 和几个东漂的汽车人聊过,大家说的最多的无非是这里环境比较好,生活方便,东西好吃。但光凭这几点显然无法说服企业把总部南迁。我感觉还是有这么几点:1.长三角常年商业氛围浓厚,这儿办事很职业,尤其收到一些跨国企业的喜爱;2.长三角一带遍布出色的配套企业,尤其是这两年电动车新势力,基本沪宁沪杭线走一路,就能完成全部供应链;3.遍布长三角密密麻麻的公路和高铁线让出行在上海极度方便,省交通时间那就是省企业成本啊…4.现在的很多汽车新势力都是资本驱动,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它离钱近啊,你懂的。 所以,可以预见上海还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车企,挺好,至少我不用老出差了。 王钢 《风度》出版人 其实最近一直有文章说,中国南北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北方在最近几年中的发展如果不是有北京撑着绝对是惨不忍睹,但北京的定位又是政治中心,所以这怎么说呐!最近说要放宽大城市的落户政策,上海可能会跟进,北京一定不会,这就是原因,所有的环境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营商,北方都远远不及南方,企业更多的选择南方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从天气上讲我还是喜欢北京,四季分明,如果三个月不见太阳我会疯的。 崔珺 “先智卓思”创始人、 “车研社”/“马王爷撩车”创始人 就像王钢老师说的那样,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的职能让北京并不太适合大力发展传统工业,地域文化差异南北还是很大的。我是北京人,但我也不得不承认上海、广州在商业运营以及服务意识上远远的将其他城市抛在了身后。上海其实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对于商业运营,金融等等方面早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财富,这些都为国际化公司的本土化运营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另一方面,国际化人才资源,上海也领先其他城市,尤其是在市场营销,广告类的人才积累上,这是上海的绝对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公司或者本土公司选择在上海办公,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我还是最爱我的大北京 李耕 《轿车情报》总编辑 “汽车一加一”、 “上车吧吃货”创始人 说起来我应该算是早期汽车行业南下大军的一员了,当年在同济大学毕业后因为户口问题没能留在上海,选择进入了北京吉普,一呆就是6年。曾经的一些领导和同事目前也都成为了一些车企的高层和新势力创始人。在年的时候,我毅然离开北京只身回到了上海,因为感觉这里的包容度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竞争环境也更为公平。 很多人说上海这气候环境养人,生活和交通条件便利,而且这里地处中国版图东部中心位置,海陆空交通非常发达,到国内重要城市的距离都不会太远。同时,上海具有更加国际化的视野,融合了全球的经济、金融、制造、科技等多领域的高端人才,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良好的投资环境自然能够吸引更多企业的落地,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不仅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将核心部门迁往江浙沪地区,很多初创公司同样看中了这里的优势。而汽车行业的高端人才也开始了南下的迁徙,因为南方的地暖让他们在这里同样可以享受到冬日的温暖。 宋海涛 《汽车与你》出版总经理 兼副总编 中国素来有南北之争,尤其是古代更甚,部族之间、国家之间,甚至出现过南北朝,不过这种情况在明清时期基本上就弱化很多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北方在计划经济时代是要优于南方的,但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后,就被逆转了,尤其是最近几年,南北经济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具体说到汽车工业,其实北方也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种先前积累的优势越来越少了,论基础配套的成熟和企业效率,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企业确实要更胜一筹,个人觉得,这是长久以来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所造成的,短期内很难改变。 李楠 李楠工作室创始人 《李楠说道》主播/制片人 其实我们国情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前各大部过于集中,直至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特区的建设逐步放开了沿海城市,作为重工业的汽车行业,又是与国家息息相关,所以在初期建设时期都是向中央靠拢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金融地位逐步提升,国际化越发完善,同时也具备铁路、海路、航空的陆海空港口,自由贸易港在亚洲地位逐步提升,非常适合全球化汽车公司的发展。自然而然的侧重华东也是必然趋势,对于制造工厂是否选择洋气的华东还需要再定夺,至少汽车公司扎根于此是有利于中国汽车企业全球化发展的。 李克 《FREECAR车势》创办人 上海除了是众多整车厂的大本营,同时许多轮胎等零配件企业总部也是集聚于此。为什么呢? 前两天我看到抖音上一个段子:“说东北地区做生意最主要讲究义气,兄弟感情比较看重,然而上海更强调的是规矩和条款。”所以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上海在投入产出比、精益管理和开放性思维方面都优于其他地方。 如今,整体经济环境呈现下行态势,唯有保持开放的心态,严于律己,精益管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聚集。只有营造出浓厚的商业氛围,良好的口碑,才会集聚国际化的公司投资和人才加入。我们知道汽车产业里,以国外为主的大企业的管理都是以规矩建立,以规矩管理人才,他们深谙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才能创造出可持续的价值。 最后我们认为:本地区政府开放性态度,行业人才分布,营商环境促进这三点是吸引外商最主要的元素。 主笔 周展 编辑 CC 图 来源于网络,侵删(已经很尽力在躲开视觉中国了) 马上在上海聚齐的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qisx.com/yqbj/3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奇点汽车总部南迁受地方财务监管新造车
- 下一篇文章: 定了天府新区成为成都新中心,财富将聚拢